(資料圖)
13日凌晨,USDA發(fā)布美豆7月供需平衡報告,距此前發(fā)布種植面積報告不足半月。此次報告調整數據較多,但整體調整仍在此前預期之中,數據亮點在于下調新作產量、下調新作期末庫存以及上調期初庫存。
具體來看,USDA報告數據顯示,美豆新作大豆產量預計為45億蒲式耳,收獲面積下調,產量環(huán)比減少1.35億蒲式耳。收獲面積在6月30日的面積報告中預測為8750萬英畝,本次報告延續(xù)此前數據,環(huán)比6月供需報告調低了260萬英畝。大豆單產預測不變,為51.5蒲式耳/英畝。產量下降被較高的期初庫存部分抵消,2022/23大豆供應減少1.25億蒲式耳。大豆壓榨量減少1000萬蒲式耳,反映豆粕出口預測下降。由于美國供應減少、南美供應增加以及全球進口減少,大豆出口減少6500萬蒲式耳至21.4億蒲式耳。由于供應減少僅被需求減少部分抵消,2022/23年度的期末庫存預計為2.3億蒲式耳,環(huán)比減少5000萬蒲式耳。
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來看,2022/23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預期下調至9960萬噸,阿根廷庫存增加,但美國、巴西和中國庫存減少,抵消了阿根廷庫存增加的影響。2021/22年度的顯著變化包括:中國大豆壓榨和進口減少,阿根廷大豆產量、進口、壓榨和期末庫存增加。
盡管該報告數據調節(jié)較多,但力度不及此前種植面積報告。農產品小組在此前報告中分析過,由于今年美豆種植期降水偏多影響,部分產區(qū)種植尚未收尾,因而6月末種植面積報告并未統(tǒng)計完全,實際種植面積數據將有調高預期,相當于該報告發(fā)布的同時埋了一顆“暗雷”,后續(xù)需等待8月公布發(fā)布的最終數據來預估美豆新作的產量情況。
近期美聯儲加息,原油走弱,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回調,外圍市場聯動回落,油脂油料市場集體受影響承壓。美豆價格下半年驅動在于新作種植,關鍵在于天氣炒作窗口的開放,另外,隨著宏觀經濟走弱預期強烈,大宗商品上行動能不足,若美豆產區(qū)天氣維持正常水平,則豐產壓力與宏觀經濟施壓共振,美豆或開啟下行通道。
(文章來源:國元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