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1月初以來,原油市場大幅下挫,一度跌破9月布倫特82.44美元/桶的低點。宏觀情緒悲觀以及下游需求弱現實成為原油價格下挫的主要因素。
國內購買節(jié)奏逐步放緩
近期,通過開工率可以看到,國內主營煉廠雖然由于出口配額壓力仍維持高開工,但本周開工率小幅環(huán)比下降0.5%至77.99%、山東地煉開工率下降1.37%至65.83%。終端需求方面,11月19日,全國貨運流量水平與上月同期相比下降2.83%,且將進入季節(jié)性淡季;國內九大城市7日平均地鐵出行人數仍維持在五年區(qū)間下方水平,居民出行意愿仍然維持弱勢。因此,雖然11月中國原油購買量增大,但隨后隨著國內遲遲未見好轉的弱需求以及地煉開工負荷小幅下滑,國內原油購買節(jié)奏逐步放緩,預計12月進口量將同步下行,這也是近期市場情緒悲觀并拖累油價的主要因素之一。
沙特能源部長本月表示,由于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OPEC+將對石油生產保持謹慎。OPEC作為原油“大多頭”將在2023年年底前維持減產。根據上周發(fā)布的三大機構月報數據,EIA口徑10月OPEC產量環(huán)比下降28萬桶/日至2935萬桶/日;OPEC口徑10月OPEC產量環(huán)比下降21萬桶/日至2949萬桶/日,減產主要來自沙特。IEA口徑10月OPEC產量環(huán)比下降3萬桶/日至2980萬桶/日。
整體而言,以沙特帶頭的OPEC+均實施了減產計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對沖了中國需求疲軟帶來的需求減少,OPEC+減產托底將繼續(xù)有效支撐原油價格。
俄羅斯禁運情況仍不明朗
短期俄羅斯出口減少預期仍為原油未來走勢的主要驅動之一。歐盟計劃從12月5日起禁止從俄羅斯進口海運原油,從明年2月5日起禁止購買俄羅斯的石油產品。目前,美國和英國都表示,價格上限將不適用于12月5日之前裝載的貨物(在1月19日之前卸貨)。因此在今年12月初,亞洲裝載的俄羅斯油都仍可以正常運輸到岸,而印度等國也正在積極地采購12月裝船的俄羅斯原油。
但是通過Kpler船運數據仍可以看到,部分煉廠對歐盟的航運和保險限制維持觀望態(tài)度,俄羅斯周度出口量進一步下滑。截至11月14日當周結束,俄羅斯原油出口量為397.9萬桶/日(含未知目的地出口量),較上周下降69.4萬桶/日,其中減量主要源于意大利、法國、希臘等歐洲國家的進口下滑。若本周三G7俄油制裁細節(jié)如期出臺,考慮到貿易流量變化到亞太的出口量,俄羅斯原油仍將面臨100萬桶/日左右的出口收縮,屆時原油市場將面臨進一步緊張格局。但若歐盟“禁運”態(tài)度不再強硬,在俄羅斯油價上限計劃獲批前放寬限制,增加寬限期以及放松航運條款,則俄油出口縮減量將小于市場預期,甚至可能會出現集中采購等行為。因此,俄羅斯原油貿易情況較難在12月底之前明朗,其最終的出口落地情況才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因素。
綜上所述,在中國需求疲軟、俄羅斯禁運情況不明朗的背景下,短期原油基本面維持弱勢。但長期來看,隨著俄羅斯出口禁運情況落地,疊加未來OPEC+閑置產能不足的問題以及減產托底支撐仍存,原油大幅下行空間將有限。(作者單位:恒力期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