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一天消防員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陳學濤
關于消防員的出警時間我想大家都很好奇,是三分鐘?兩分鐘?都不是。從接警到第一輛消防車出大門規(guī)定時間是45秒以內。45秒是什么概念?我跟消防員進行了一場穿戰(zhàn)斗服速度大對比!
消防員宋策,在放水的情況下穿戰(zhàn)斗服僅用不到20秒,而我拼了老命穿戰(zhàn)斗服還用了10分鐘。如果按照我的穿衣速度,還沒等上車,消防車就已經到達救援地點了。其實這也不怪我慢,主要是裝備太多而且特別重——頭盔2斤,腰帶、救命繩、安全鉤共6斤,戰(zhàn)斗服、戰(zhàn)斗靴共7斤,呼吸器22斤,防爆電筒3斤,加起來40斤。他們如此刻苦訓練就是為了出警快一些,再快一些,他們是在和時間搶生命。
記者陳學濤體驗無齒鋸切割電燈泡。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鄭皓天?攝
一名優(yōu)秀的消防員,不僅需要強健的體魄,還需要細致和耐心。他們日常訓練有一項專門的科目——手持切割機切電燈泡。在電燈泡上方固定一根鋼絲,消防員需要手持重達20多斤的切割機,切斷鋼絲且不能破壞玻璃燈泡。面對這一體驗項目,我可是犯了難。切割機始終不能拿穩(wěn),就更別說切割鋼絲了,不出所料,我嘗試的三個電燈泡全部破碎。反觀消防員秦志亮,只見他手起刀落,將鋼絲一一切斷,燈泡完好無損。別看他現(xiàn)在駕輕就熟,他坦言,剛開始的時候也會切破燈泡,堅持練了一個多月,切壞了100多個燈泡才逐漸掌握了這項技能。其實對消防員來說,訓練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救人。假如切割機下面是人,哪能容得了分毫的差錯。真實的消防救援,并不像影視劇中演繹的那樣酷炫,他們面對的是火災、爆炸、毒害、洪澇、地質災害、生產事故等各種復雜多變的狀況,每一次救援行動都是對身體和心理素質的嚴峻考驗。所以消防員必須在日常中加壓訓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守護百姓的安全。
陳遵明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消防”,已經15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一定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家里一切安好,無須掛念。兒子,加油!”這是消防員陳遵明母親對他的囑托。舍小家,顧大家。選擇了消防這個行業(yè),就是選擇了奉獻。
監(jiān)???制:邵???荃
策???劃:曹朝陽??張???妍
統(tǒng)???籌:胥文燕??田???夢??姚???杰
編???導:田???夢??王???瀟
記???者:陳學濤
攝???像:姚???杰
后???期:吳???昀
視???覺:姚???杰??筵???怡
關鍵詞: 一線記者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