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良辰奈何天的意思,良辰美景奈何天是什么意思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明代湯顯祖的《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意思是: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要如何度過。
2、【詩詞原文】《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明·湯顯祖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3、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4、【白話譯文】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
5、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臺,如云霞一般燦爛絢麗。
6、和煦的春風(fēng),帶著蒙蒙細(xì)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封建家長們把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賤了。
7、擴展資料《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創(chuàng)作背景這支曲子出自《牡丹亭》第十出《驚夢》。
8、《牡丹亭》是湯顯祖在明代萬歷(明神宗年號,1563-1620)年間據(jù)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的傳奇作品。
9、《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是《牡丹亭》女主人公杜麗娘偶爾來到后園游賞時的一段唱詞。
10、2、《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鑒賞這段唱詞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雅麗濃艷而不失蘊藉,情真意切,隨景搖蕩,充分地展示了杜麗娘在游園時的情緒流轉(zhuǎn),體現(xiàn)出情、景、戲、思一體化的特點。
11、“春色如許”開啟了主人公的視野,使之充滿了詫異和驚喜,接踵而來的對匆匆春將歸去的聯(lián)想則轟的一聲震響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滿了驚懼和無奈。
12、在這段唱詞中,從喜樂到苦痛的情緒流變緊緊扣咬著從濃艷的實景向殘敗的虛景的轉(zhuǎn)變,讀者很難剖判外在之景與內(nèi)在之情的嚴(yán)格界限,只因在此處,景現(xiàn)而情發(fā),情入而景猶存。
13、此曲表現(xiàn)了杜麗娘游園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進(jìn)而控訴了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觀念對少女青春的無情摧殘。
14、杜麗娘作為一個剛剛覺醒的少女,感嘆春光易逝,哀傷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強烈要求身心解放,這折射出明中葉后要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精神,對后世深有影響。
15、縱有令人愜意的美好時光,有美得景色,卻沒有欣賞的心情、值得高興的事出自【牡丹亭 湯顯祖】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出自明湯顯祖的〈牡丹亭〉,原文是“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典出謝靈運“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16、意思是:縱有令人愜意的美好的時光,美麗的景色,卻沒有欣賞的心思,值得高興的事。
17、"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出自明湯顯祖的〈牡丹亭〉,原文是“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典出謝靈運“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18、意思是:縱有令人愜意的美好的時光,美麗的景色,卻沒有欣賞的心思,值得高興的事。
19、因為杜麗娘另有心事,傷感于眼前美景無人欣賞,恰如美麗的她關(guān)在深閨大院無人愛慕。
20、這個戲曲大肆談情,以對抗理學(xué)家的“理”,不容于禮教,因此大家閨秀的薛寶釵要批評.。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